av软件(永久免费)-av三级片在线-av三区在线在线播放-av色国产色拍-av色狠狠一-av色图

相關欄目
新聞資訊 >>
合作媒體 >>
展會知識 >>
當前位置:首頁 >

一篇讀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什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


一篇讀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什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圖1)

一篇讀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什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圖2)

綏寧舉行湘西南土貨節助力脫貧攻堅。(羅哲明 攝)

   70年篳路藍縷,70年風雨兼程,70年天翻地覆。

  70年來,綏寧廣袤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深深鐫刻著奮斗與變遷的痕跡,見證著一段段波瀾壯闊的創業歷程、發展歷程、繁榮歷程,勤勞勇敢的綠洲兒女攻堅克難、砥礪奮進,譜寫出一首首振奮人心的奮斗之歌、團結之歌、發展之歌。

  70年來,綏寧呈現出經濟健康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社會保持穩定,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的良好態勢。1952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1952年不變價)僅有1210萬元,2018年GDP已經躍升至92.96億元;1953年,全縣財政收入僅19.98萬元,2018年增加到5.016億元;195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僅43元,2018年全體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4031元;2018年全縣城鎮化率提高到38.27%,小康實現程度提高到97.8%。

  綏寧法治創建連續三屆被評為全國先進,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驗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織工作、防汛抗洪、計劃生育、“放管服”改革等30余項工作榮獲湖南省先進,績效考核連續兩年被評為邵陽市先進,全面小康考核連續四年列邵陽市8個三類縣第一名。

一篇讀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什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圖1)

 綏寧鞏固生態優勢,確保青山常在。(通訊員  攝)

 突出環境保護,做好生態文章

  生態是綏寧的特色和根基。近年來,綏寧縣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嚴格遵循“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進一步鞏固森林生態優勢,深入實施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推進綠色發展,綏寧山青、水綠、天藍、氣潔的美麗形象得到鞏固。

  綏寧縣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為核心,以環保督察為動力,以河長制和責任制為抓手,堅決守住神奇綠洲、青山綠水的底線。2018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60天,優良率提高到98.4%,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邵陽市第一、全省第十一。主要河流斷面達到Ⅱ類水質。出臺了《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開展燃煤小鍋爐關閉、工業污染治理與監管、建筑工地揚塵控制、道路揚塵控制、餐飲油煙治理、露天焚燒垃圾秸稈、機動車尾氣污染、整治磚瓦企業等專項行動,縣城區10蒸噸以下燃燒鍋爐全部取締,小餐飲企業全部建立了隔離式廚房。組織開展了整治非法采(洗)砂“雷霆行動”,以鐵的手腕關閉取締非法洗砂場38處、非法采石場1處、非法硅礦加工場1處,并出臺了四條斷然措施,非法采砂現象得到全面有效整頓。全面落實“河長制”,全縣長度大于5公里或流域面積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流均實行“一河一檔”“一河一警”,全面開展縣、鄉、村三級河長巡河行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每年預算3000余萬元,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的80%以上用于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治理,投入環保治理資金1億余元。2018年9月,縣委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綏寧縣委綏寧縣人民政府關于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的意見》,正式吹響了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的強勁號角。

一篇讀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什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圖1)

 綏寧湘商產業園變化日新月異。(陳敏捷  攝影)

 深化轉型升級,做好特色文章

  綏寧縣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突出“加快新興產業培育發展,促進傳統產業換檔升級”雙輪驅動,實現新老產業的同頻共振。目前,全縣共有中集、新五豐、大唐、碧桂園、大漢等上市公司和500強企業入駐。

  特色農業來勢喜人。綏寧縣緊緊圍繞“百千萬”工程抓特色農業,重點推進雜交水稻制種、油茶、楠竹三大產業發展,全縣穩定雜交水稻制種9萬余畝,實現年產值12.5億余元,形成了S221沿線的百公里雜交水稻制種產業帶,輻射帶動13個鄉鎮的2.6萬戶12.4萬人增收致富。新造油茶林6萬多畝、累計發展17.4萬畝,輻射帶動5105戶15130名貧困人口參與發展油茶產業。楠竹面積達75萬畝,立竹1.5億根,楠竹產業年產值達17億元,直接參與楠竹產業的群眾5萬余人。綏寧被認定為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絞股藍、青錢柳茶分別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新型工業發展態勢看好。堅持產業向園區集中、要素向園區匯集、資金向園區集聚、政策向園區傾斜,推進湘商產業園建設。按照“三合一”(鄉園合一、產城合一、園投合一)的發展思路,加快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能力建設,優化入園企業條件,完善園區企業和職工服務設施,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綏寧工業集中區獲評國家木竹產業示范園。湘商產業園出現了無地可供、無房可租的局面,是綏寧產業發展史上引進項目最多、開工項目最多、產業投資最多、項目質量最好的時期,綏寧將迎來工業經濟大發展、產業結構大調整、優勢企業大崛起的美好明天。

  旅游產業穩步發展。縣域旅游經濟增長質量2017年綜合排名位列全省前十,2018年實現旅游收入21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6.5%,成為縣域經濟支柱產業,對GDP的貢獻率達8%。今年1至7月,全縣接待外來游客20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5億元。

一篇讀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什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圖1)

武靖高速綏寧段美景。(楊進漢 攝)

 夯實基礎建設,做好強后勁文章

  綏寧縣先后成功爭取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生豬調出大縣、全國小農水重點縣、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一批國省扶持政策,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辦成了一批過去想辦沒能辦成的大事。

  交通方面,建成包茂高速樂安段及長樂連接線、洞新高速綏寧連接線;直達省城長沙的武靖高速竣工通車;興永郴贛鐵路進入國家中長期鐵路建設規劃;新建二級公路超過180公里,通村公路和竹林道均超過1000公里。農村水利、電網等基礎建設加快推進。巫水、蓼水、蒔竹水、南溪河和平溪河河段得到治理。2017年以來,全縣投資15億余元,以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兩個提升”為重點,開展了農村貧困農戶危房改造、貧困村小額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民生項目大會戰,各項基礎設施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加快城鄉建設,做好宜居文章

  綏寧城市提檔升級,縣城組團開發、成片建設來勢良好,城市變得更美了;市民住房得到保障,城市景點隨處可見,幸福指數提高了。目前,城區人均公共綠地25.9平方米,縣城建成區面積超過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6萬人,基本形成了“百畝湖面、千戶苗居、萬米文化墻”的恢弘景觀。

  綏寧成功創建“邵陽市衛生縣城”、“邵陽市文明縣城”。武陽鎮入選全國重點鎮,關峽、寨市、東山等一批新型特色鎮如雨后春筍涌現。

一篇讀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什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圖1)

巫水畫廊景區(縣城沿江風光帶)風光。(通訊員 攝)

  持續利民惠民,做好民生文章

  70年來,綏寧縣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持續改革創新,近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超過70%,一件件民生工程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交出了一份暖意融融的民生答卷。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2019年4月,省政府批復同意綏寧縣脫貧摘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醫保參保持續擴面。全縣文化、體育、教育、科技、衛生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與此同時,我們扎實做好安全生產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不斷增強。

  70年來,綏寧人民始終與祖國同命運,和母親共成長,在和平建設歲月中揮汗如雨,在改革大潮中揮斥方遒,在新時代中奮楫揚帆,于時代洪流中擘畫出一幅幅生動畫卷,一幅生機勃發、欣欣向榮的畫卷正在綠洲大地徐徐展開。

一篇讀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什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圖1)

2019年邵陽綏寧苗族四月八姑娘節開幕式盛況。

(陳敏捷 向云峰攝)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向云峰  肖調久

編輯:朱陽春

編審:葛芝友

歡迎和綏寧新聞小編做朋友,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分享你的世界!

一篇讀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什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圖1)一篇讀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什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現場報道主題是,(圖1)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