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干貨(湖北礦山公司)孝感澴川礦業,
一無產品、二無市場
從零起步
到替代進口
再到世界首款、全球最大……
航天重工十年集智攻關
攻克一個個世界級技術難題
為中國礦業研制五款“重器”
譜寫了漢孝同城高質量發展的精彩華章
2023年1月9日,在航天重工孝感制造基地,技術工人忙著裝配自主研制的"拳頭"產品--80噸智能礦用寬體自卸車。
日前,記者走進航天重工位于武漢金銀湖畔的研發基地,并深入孝感高新區航天重工裝備產業園,感受“漢孝智造”雙劍合璧、領跑中國礦業制造的精彩。
2012年,航天重工正式成立,裝備產業園落子孝感,研發總部設在武漢。憑著敢為人先的勇氣,懷抱沖破外國技術壁壘的決心,以高端、綠色、智能為方向,向露天礦運輸裝備、井工礦新能源運輸裝備、智能礦用裝備、特種礦用裝備、礦山工程服務五大領域攻堅。
2022年11月14日,在航天重工武漢研發中心總體室,研發人員專注各自領域的礦卡結構設計,向高端、綠色、智能發起新的挑戰。
破冰向前 五大“重器”誕生
2012年
航天重工總設計師、副總經理徐代友擔任設計的220噸多軸重型電動輪礦用自卸車,在孝感高新區中國航天三江產業園成功裝配。此車一落地,便頭頂“世界首創、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填補國內空白、實現產品替代進口”等多項榮耀,翌年交付大唐國際錫林浩特礦業。
首戰告捷
徐代友帶領研發團隊砥礪前行
憑著問題不過夜的執念
對產品性能進行
精細化、規范化、模塊化改進
2022年11月14日,航天重工武漢研發人員來到孝感制造基地,對已裝配好的80噸寬體自卸車進行參數設定。
2014年4月
全球最大載重363噸兩軸重型礦用自卸車在孝感問世,目前已累計交付20臺。自此,我國同類產品不再依賴進口。
研發團隊再接再厲,攻克了整車總體優化設計、鉸接式車架設計、前懸獨立懸架設計、電動輪驅動控制等多項世界難題。
2022年12月27日,在航天重工武漢研發中心,智慧礦山研發人員與在準能集團哈爾烏素露天煤礦的礦卡運行保障人員視頻連線,協同解決無人駕駛技術線控系統問題。
2016年12月
全球首款新能源5噸防爆電動無軌膠輪物料運輸車,以“零排放、低能耗、低噪音、低故障、高壽命、易維護”的強大優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為中國神華集團“打造世界首條零排放綠色礦井”的標志性產品。目前,它已應用于神華國能、中煤平朔、中天合創等大型礦井。
2017年
航天重工根據神東集團的迫切需要,研發百噸級液壓防爆支架車和蓄電池防爆鏟板車,其載重噸位和整體式設計均屬全球首創。研發團隊逐一破解懸架平衡補償、多模式懸架聯通、液壓復合聯動全輪轉向裝置等關鍵技術,創新應用輪邊驅動系統。同年11月,雙百噸鏟板車和支架車在孝感順利下線,成為世界煤炭領域最大礦井特種運輸裝備,解決了神東集團百噸級8.8米大采高重型支架和采煤設備搬運的難題,并榮獲國家煤炭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1年1月
航天重工改造的世界首個極寒工況5G+無人駕駛卡車編組安全示范工程項目,成功開展嚴寒天氣滿載提速試運行。同年7月,又成功將準能集團165臺大噸位電傳動露天礦用卡車全部改造為無人駕駛裝備。航天重工成為國內唯一可以同時提供露天礦、井工礦智能無人運輸作業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打破了國外在礦山無人駕駛領域的壟斷。
2022年11月14日,在航天重工武漢研發中心,總設計師、副總經理徐代友(左)與總體室主任設計師李曉華(右)指導年輕研發人員優化設計方案。
頭雁迎風奮力 群雁協力向前
2017年夏
病中的總設計師徐代友牙關緊咬、臉色煞白,痛得只能躺著乘車,仍堅持前往襄陽調研一款防爆柴油發動機性能。雙百噸液壓支架搬運車研發進入沖刺階段,徐代友帶隊每天往返武漢研發中心和孝感產業園之間。天降暴雪道路結冰,公司班車停運,他仍堅持自己開車前往孝感開展檢測試驗,破解發動機散熱難題。
2021年3月
徐代友帶領智慧寬體車研發團隊前往內蒙古礦區時遭遇暴雪被困荒原,手機無信號,無法向外界求援。大家待在車里,一種不祥的氣氛彌漫。沒想到這時徐代友竟梳理起智慧礦用寬體車項目的技術關鍵點、核心原理、項目難點,在討論聲和電腦鍵盤敲打聲中,大家捱過了這個生死之夜。翌日清晨,警察趕來后才獲得營救。
2022年12月27日,在航天重工孝感制造基地,研發人員對即將投入制造的10米極限超大采高智能工作面支架設備設計圖進行分析說明。
2021年4月27日,在航天重工孝感制造基地,電焊工人仔細焊接大噸位礦卡車架。
頭雁領航,群雁齊飛
作為百噸級液壓支架搬運車項目負責人,王澤康帶著研發團隊在井下一待就是一個多月,攻克井下空間限制問題。
作為“問題歸零小組”成員,面對控制器問題,何適和楊楠拿著1000多頁的線路手冊,一條條線路、一根根線束逐一比對,日夜排查7天找到癥結。
2022年12月27日,在航天重工武漢研發中心智慧礦山事業部,朝氣蓬勃的研發團隊展示經他們改造的露天礦用無人駕駛裝備。
焦靜靜是航天重工孝感制造基地一名女職工。三伏酷暑,三九嚴寒,她鉆車底,爬車頂,躺在地上接線路,深更半夜忙調試搶進度,從不叫苦。
為交付363噸礦用車,孝感制造基地全體員工連續72小時接力奮戰,在短時間內完成產品生產裝配,搶占了國內露天礦運輸裝備市場的先機。
2018年8月16日,在航天重工孝感制造基地,技術工人裝配全球最大363噸兩軸重型電動輪礦用自卸車。
航天重工董事長虢勁松說,航天重工人時刻銘記“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為實現“一流重型工程裝備技術中心、一流重型工程裝備產業基地”愿景打下了基礎。下一個10年,航天重工將向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礦山智能化裝備及服務創新型企業奮進。
來源:孝感日報 圖/文 全媒體記者晏美華 通訊員應福根 羅端琳
制作:周洋
出品:孝感日報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