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流沙過濾器的原理動態圖視頻)流砂過濾器的原理,

1)清水的注入
最開始注水時要用清水。一開始就用污水,會堵塞濾床的篩孔,因為洗砂裝置還未啟動。(就是清水注入啊先把沙子洗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呢)
2)濾床下降速度的測定及提砂量的調整
用有刻度的測量桿測量濾床(砂堆)的下降速度。把測量桿塞進砂層深處100-200mm,測量桿會隨濾床下降。以過濾器側壁的上部為基準,記錄測量桿下降2分鐘內的速度。請檢測砂層是否以平均3-6mm/min的速度在下降。
雖然,過濾器的大小不同,基準點也不一樣,但一般選離過濾器側壁約150-300mm的內測點3-4個,或者是離過濾器中心200-500mm的外測點3-4個。
砂層的下降速度一般是過濾機中心附近比周圍快。
如果過濾器的過濾面積為1m2,砂層下降速度為平均4mm/min時,提砂泵的提砂量是4L x 1=4L/min。
過濾器注滿水之后,給提砂泵供應空氣。提砂量與空氣的供應量有關。首先,要調整空氣量,使每1m2的提砂量達到3-6L/min。

3)洗凈排水量
標準洗凈排水量是提砂量的約1-3倍(一般是2.0倍),但原水中的懸浮物濃度高(污染嚴重)的情況,需要更多的洗凈水。如原水中的懸浮物濃度低(污染小)的情況,則需小的洗凈水。
測量洗凈排水量:關閉洗凈排水主管的管閥,打開測量洗凈排水管的管閥,把排水接到適當的容器,測量單位時間(秒)內的洗凈排水量。如排水裝置裝有排水量測量器,則直接用該測量器測量排水量。(一般無需測量,方便起見可不設測量閥及測量器。)
4)過濾砂的清洗
新的砂子有泥等污物,應先用干凈的原水或清水運轉過濾器,以便清洗砂子。即給濾床上部供應充足的清水,使清水溢出洗凈槽,啟動過濾器。
根據新砂子的污染程度,洗砂時間有所不同。一般需清洗2-4個周期,才能達到洗凈的目的。一個洗凈周期約需要6-10小時以上。

5)原水供應量的調整
將電氣控制盤的轉換開關打到開啟檔,同時運轉供水泵。慢慢打開各個過濾器的原水進入管的管閥(最初是OFF位),供應少量水,逐步加大供水量,最終調整到適合的供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