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王民:爭取2022整體上市,全力攀達行業頂峰!
近日,央視財經深度專訪徐工有限、徐工機械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的專訪。首次躋身工程機械全球前三,行業巨頭徐工在資本市場有哪些新動態?在產業上有哪些新布局?如何能進一步沖擊全球頂峰?王民對此進行了回應。
內外協同創新
促進中國制造業智能化升級
除了在企業內部創新,王民還希望能從社會層面激發出更多創新活力。采訪期間,徐工組織的兩年一屆的“X-創造者”挑戰賽剛剛結束,不少工程機械愛好者都帶來了自己獨特的產品設計。
王民:今年的主題是“用科技守護生命”,在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方面,讓學生、有關機構來專注到這方面的研發和創意。獲獎設計的輪子是可以變化的,可以變成圓的,也可以變成三角輪,未來這些原理和概念有可能部分使用到我們的產品上。想通過這些活動,促進大家對機械制造產生更多的興趣,促進中國的制造業更加智能化。
全面建成數字化工廠
工業互聯網對外賦能
王民表示,數字化是行業未來發展方向之一,“十四五”時期徐工要全面建成數字化工廠,并通過工業互聯網將研發、生產和市場全部連通。在生產基地內的大屏幕上,各地設備的開工率等運行情況都一目了然。顏色深淺代表著基建熱度,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經濟活躍程度。
王民:這臺起重機還在工作,實時采集當前轉速、水溫。一方面了解產品的工作表現,一方面監測有沒有隱患存在。入網的工程機械設備大概是115萬臺,另外還有機床、紡織、建造業等很多設備都連接在工業互聯網里,已經跨領域服務于各個行業。
記者寧坤:我看不僅國內有,國外也有?
王民:現在“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中,97%都有徐工的產品,大概30多個國家及地區中,我們占有率還排在第一位。
“十四五”發力國際化
目標海外收入占比超40%
王民告訴記者,國際市場是徐工下一步發力的重點。2021年,國內工程機械產品出口額增長接近翻倍,首次超過300億美元。疫情高峰過后,國外市場需求有望繼續恢復。今年徐工計劃在美國新建一家工廠,提升海外競爭力。
王民:我們現在的國際化收入是200億元人民幣左右,占總收入不到20%。“十四五”我們定的目標是國際化收入不低于40%。不只是產品走出去,也不能僅僅是人員走出去,現在要把企業走出去,收購兼并、綠地建廠。
記者寧坤:主要是生產哪些類型的產品?
王民:主要有挖掘機、高空作業平臺等。在物流、海運和貨運的影響下,以及疫情的阻礙下,運輸不是那么通暢。現在我們在美國的產品租賃價格和出售價格也在上漲,還是一個很旺盛的勢頭。成為一個世界頂級的公司,必須在國際市場有所作為,而且要大有作為。已經有幾家工程機械企業具備了向世界頂級“沖峰”的實力。
首次躋身行業全球前三
今年爭取整體上市
今年王民還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將徐工整體上市。此前,徐工已先后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重大資產重組,這些調整也不斷激發著公司活力。2021年,徐工首次躋身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排行榜前三。王民表示,他們將繼續加強研發投入,突破剩余的10%技術難題,全力沖擊行業頂峰。
記者寧坤:您認為應該如何理解混改和重組對于徐工的意義和作用?完成這樣的調整之后,2022年企業的經營發展又會迎來哪些新的變化?
王民:徐工是一直站立在改革的潮頭之上。徐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一個改革,成為當年在國有制造企業里的最大一單。這次改革把徐工的股權結構進行了劃分,總體還是國有占大股,還有社會股東、戰略股東、管理層骨干,形成了一個比較合理的產權結構。混改后凈利潤接近翻番了,“十四五”營業收入要達到2000億元。沒有進入徐工機械上市公司的業務,還要再爭取盡快把它推到資本市場,包括挖掘機、塔機、混凝土機械上市,將會給老股東、新股東、給國家都帶來巨大的收益。
(本文轉載自XCMG徐工挖機公眾號,點擊鏈接閱讀原文)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機械展 官方網站-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